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红薯  西红柿  机械  西红  黄瓜  水稻  核桃  葡萄  西瓜  白菜  江苏  供应  新疆  芹菜  菠菜  乙烯利  湖北  南京  土豆  河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加工保鲜 » 正文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0-13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399
核心提示:  一、玉米秸秆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麦苗会因缺氮而

  一、玉米秸秆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麦苗会因缺氮而黄化、瘦弱,生长不良。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在秸秆表面每亩撒施碳酸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二、防秸秆粉碎过粗。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长度要小于5厘米,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解决办法:使用马力相对较大的大型秸秆粉碎机,这样秸秆粉碎得细,而且旋耕较深,秸秆与土壤混和均匀。

  三、秸秆还田后,土壤过于疏松,大孔隙多,小麦种子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发芽生长,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提高秸秆粉碎质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⑴施足氮、磷、钾肥料。⑵提高土壤墒情。⑶提高播种质量。⑷适时镇压、浇水。小麦播种后,晾晒1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

  此外,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入农田。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