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西瓜  湖北  供应  江苏  内蒙  贵州  甘肃  南京  葡萄  台湾  白菜  成都  土豆  杭州  深圳  西安  红薯  核桃  西藏  菠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袁隆平:解决粮食短缺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9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228
核心提示: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8日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表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8日在北京举行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上表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作物产量。

  7日,袁隆平度过了自己80岁生日。他表示到90岁,要实现亩产一千公斤。他透露,原计划2015年实现的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很可能提前实现。

  “水稻仍具有极大的产量潜力,许多方法可以提高其产量。例如灌溉工程建设、土壤条件改善、耕种技术以及高产品种的培育。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根据中国的成功经验开发杂交水稻。”袁隆平说,预计到2030年,世界水稻产量将比1995年提高60%。

  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以它为主粮。袁隆平谈到,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万,到2030年将达到80万。同时,每年转作其他用途的土地面积为1000至3500万公顷,其中一半来自农田。世界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增长和严重的农田减少压力。

  据估计,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0%,按杂交水稻每公顷2吨的平均产量,世界水稻总产量可以另外增加1亿500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4亿人。

  袁隆平表示,中国发展的杂交水稻技术对于大幅提高世界水稻产量也被证明非常有效。由于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越南成为继泰国之后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菲律宾政府制定了一个计划,目标是到2011-2012年将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公顷。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