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湖北  西瓜  供应  内蒙  江苏  贵州  南京  甘肃  台湾  葡萄  白菜  成都  深圳  西安  土豆  杭州  红薯  核桃  西藏  菠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陈锡文:深化农村改革 建设现代农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22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171
核心提示: 国务院刚颁发了关于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意见,明确黄淮海地区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中要占到38.7%,是全国各类地区中任务最重的一个

    国务院刚颁发了关于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意见,明确黄淮海地区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中要占到38.7%,是全国各类地区中任务最重的一个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商丘的现代农业,搞好河南的现代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意义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有客观形势对我们的要求,也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从客观形势要求看,一是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迫使我们必须走节约式的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二是从我们农产品的供求实际状况来看,我们不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说是很难持续发展下去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内容:一是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体制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二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建设,促进农村的社会全面进步。四是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为农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出了六大制度建设,一是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二是严格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四是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五是要加快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体系。六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六个体制,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具有深远意义,而且更具现实针对性。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