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湖北  生猪  西瓜  葡萄  白菜  土豆  河南  内蒙  贵州  石家庄  西红柿  南京  核桃  豆粕  西红  成都  芹菜  深圳  甘肃  新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配料类 » 正文

700亿斤粮!我国每年餐桌外浪费惊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0  浏览次数:211

  湖北日报讯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相当于产粮大省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的损失浪费触目惊心。

  机械收割遗漏多

  拾穗不如去打工

  机械化收割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粮食遗漏数量。黑龙江省一些农民介绍,以前人工收玉米时都是先把玉米秸秆割倒,然后再把玉米棒逐一掰下来,拉运到家里后再脱粒。这个期间的工作大部分都靠人力,干活仔细,收的过程中损失很少。

  但机械化收割后,收割玉米棒时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子。赶上玉米倒伏,还会落下一些玉米棒子,每年这样的损失都不少。

  如今生产机会成本的增加,使很多农民不再愿意去理会这些零碎的粮食。一些农民告诉记者,搭上一天工夫,在地里找那么一点稻谷或玉米棒子,不如出去打一天工,更多的钱都挣回来了。

  农户储存鼠吃霉变

  国营粮库火烧连年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说,在吉林粮食主产县市,80%-90%的农户都是采取“地趴”式储粮,因设施简陋,技术水平低,粗放经营,粮食损耗高达11.77%。

  记者在广东、山东等地了解到,当前农户储粮中都存在着与吉林类似的情况。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装具普遍简陋等原因,农户储粮损失率约为8%,每年仅这一环节的粮食损失就达400亿斤。

  在粮食仓储环节的损耗,除了农民储粮,“国有粮库”因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耗也不可忽视。2013年,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粮库起火,仅过火粮食就高达4万多吨。今年10月,存有42000多吨玉米的中储粮黑龙江海林的仓库再次发生火灾,大火持续50多个小时。

  难以统计的粮食损耗

  在吉林一些地区,多数粮食仍是包粮运输。业内人士介绍,包粮运输出于成本考虑,都不会用什么好袋子,在搬倒、运输过程中难免会破漏,这个算不了,只能是漏多少损失多少了。记者在从吉林长春市前往四平市的途中,看到一辆运输粮食的汽车尾端不断有玉米粒洒落出来,甚至像水流一样一直不断。

  目前东北不少粮食运往南方都要经过多道转运:粮贩子从农民手中收粮后,集中运输卖给当地粮库;到了粮库以后,如果走铁路,需要先用汽车运到火车站,运到销区后再倒汽车,才能到市场批发商或者加工商的手里。东莞市南方粮油有限公司经理蔡焕元说,从东北到东莞,走铁路最少三四次搬倒,每搬倒一次就多一部分损耗。但具体损耗了多少,每一家每一次都不一样,不好统计。

  过度加工变相造成浪费

  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华南师范大学三农研究所所长胡靖说,以前大米加工去壳后简单清理就行了,但现在消费者要求“光鲜”,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但事实上,抛光一次,大米就减少一层,降低了出米率。也就是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这事实上是过度加工,变相浪费了粮食。”胡靖说。

  短评

  堵住餐桌外的“跑冒滴漏”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一句话,道出粮食生产的不易和粮食安全的必要。

  我国尚有8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近2000万城市低保人员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国情决定了我们决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宝贵的粮食要颗粒归仓。

  遏制粮食餐桌外的浪费,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想方设法加强粮食生产后全流程科学管理,提高节粮减损能力,这需要从官方到民间的齐心协力。从改换储粮设备,淘汰落后的储存方式开始;从增加粮食流通科技含量,建设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开始;从引导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树立科学加工粮食的理念开始。总之,就是要对粮食从生产、流通,再到加工全过程进行堵漏改造,有效抑制餐桌外的“跑冒滴漏”。

  (本栏均据新华社19日电)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