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湖北  生猪  西瓜  葡萄  白菜  内蒙  土豆  河南  贵州  石家庄  南京  西红柿  豆粕  核桃  西红  成都  芹菜  深圳  甘肃  新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配料类 » 正文

宜昌: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1  浏览次数:243

  提升执政能力以食品安全为切入点

  在湖北省西部,长江三峡西陵峡畔,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她就是被誉为三峡明珠的宜昌市。

  2012年,宜昌市在湖北省率先提出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去年,宜昌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提出以提升执政能力保障食品安全为切入点,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新的更高目标,把食品安全列为全市“五大民生工程”之首,吸纳整合国家食品安全最高技术指标和安全标准,高起点推进创建工作。一年多来,宜昌市已初步形成食品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家禽水产健康养殖、食品规范生产加工、流通电子监管格局,创建工作正惠及着这座城市的每个家庭、每位百姓。

  书记挂帅,让“四严”要求在创建中落地

  走在宜昌街头,不时能看到绿色的食品安全宣传牌,让记者感到,创建工作已融入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宜昌市拥有“稻花香”、“枝江”等18个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20个省级知名品牌,200多个地理标识产品。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产业产值达到686。66亿元,同比增长24。8%,居湖北省第二位,是宜昌市重点培育的六大千亿元支柱产业之一。在食品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不容忽视。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说:“宜昌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食品安全工作既是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重大内容,也是重要抓手,要把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摆在重要的位置,更好地把城市发展与民生需求结合起来,采取更大的力度,取得更大的实效,实现宜昌人民的幸福梦,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去年8月,宜昌市成立了以黄楚平为组长、市长马旭明为第一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市政府完成顶层设计,出台《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实施方案》,要求构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溯源监管、网格化管理服务、信用监管平台“四大监管平台”,食品安全供应、责任、风险监测、监管、应急、社会监督“六大工作体系”。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完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是我们落实创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孔磊介绍,从今年起,宜昌市将用2至3年时间,实现在农产品种养殖产地环境100%符合国家规定标准,食品生产企业100%设立自检室,米、蔬菜、肉等主要食品以及专供特定人群的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结果公示率100%,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5%。

  今年3月5日,宜昌市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将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作为年度中心和重点工作推进。为使创建工作保障到位,宜昌市每年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对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放心村(镇)进行奖励。夷陵区政府按照全区常驻人口每人5元的标准安排监管工作经费,连续6年把食品安全列为政府十件实事,并拨经费20万元用于创建工作专班日常工作开支,今年初又纳入专项预算200万元,用于创建工作以奖代补。枝江市政府决定拿出150万元经费来保障创建工作。

  问计于民,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

  今年1月,宜昌市食安办在媒体公开向市民征求对食品安全的意见和建议,并动员1100名网格员,深入11000个家庭,共收到意见和建议347条。经过梳理分类,宜昌市委、市政府把破解重点难题作为整治的重点,从严把源头关入手,把米、面、油、蔬菜、肉制品、乳品、水产品等大宗消费产品,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等作为监管重点。

  市场上销售的肉制品到底安全与否,要从养殖源头看起。8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夷陵区黄花镇姜家畈村的竹青养殖合作社,只见半山坡上建有4座鸡舍,进入其中,鸡舍的通风很好,一点异味都没有。地面上放置着一个个自动饮水器和喂食器,鸡舍里的鸡有序地喝水吃食。

  而对于蔬菜瓜果农药残留问题,除了在种植环节就严格控制,宜昌市在不少超市、农贸市场设立了快检设备。在黄花镇万富超市,记者看到,蔬菜区工作台上摆放了一个快检箱,“农残检测公示栏”显示:8月13日,该超市蔬菜区共抽检了西红柿、大葱等7个品种,农残指标合格。据超市值班经理温琼介绍,超市每天至少要检测四五种蔬菜,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上架销售。

  据宜昌市食安办专职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张志国介绍,宜昌市重点开展蔬菜、畜禽、水产品标准示范基地创建,计划到2015年,全市创建蔬菜标准园6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100个、水产品标准养殖基地50个,三类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

  典型引路,“安全”成为创建工作最大的亮点

  在创建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过程中,宜昌市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典型示范与问题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各县市区突出特色和亮点。

  宏祥农庄坐落于夷陵区黄花镇军田坝村。农庄前厅墙壁上挂着醒目的“食品安全创建农家乐示范餐馆”的B级公示牌,餐饮服务人员的健康证都贴在公示牌上,还公布了责任监督员的联系电话。大厅放置了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画面被分成12格,分别显示由安装在后厨和农庄主要位置的可旋转式摄像头实时拍摄的画面,客人在就餐时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菜品加工的全过程。农庄老板王宏英对记者说:“我们想让客人在这里吃饭感觉和在家一样放心。”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宜昌市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区特点开展特色创建。夷陵区实施“711”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当阳市对创建成功的放心乡镇、放心早餐店分别给予10万元和5000元奖励;枝江市积极开展湖北省出口食品加工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远安县、点军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厨房、星级农家乐示范创建;夷陵区荣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宜都市、兴山县等市(县)共15条街区、57家餐饮单位进入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单位行列,枝江市鸭子口等84个农产品基地成为宜昌市农产品示范基地。目前,宜昌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创建覆盖率达到90%以上,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四级联创达标率达30%。

  在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宜昌市逐步形成。

  记者 张宇飞 通讯员 马小溶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