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公司负责人、质量经理等,福喜下游产品已封存约100吨
据新华社电 昨日,针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上海市公安局会同上海市食药监局对该公司负责人、质量经理等5名涉案人员依法采取刑事拘留。上海食药监局也已对封存的福喜公司成品和原料抽样124批次,送法定检验机构检测。上海出入境部门也正在查验中。
7月22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和上海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初步查明:福喜公司涉嫌有组织实施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同时,主要涉案食品已基本锁定,分别为6月18日及30日利用过期原料加工的麦乐鸡、烟熏风味肉饼以及利用过期和霉变的牛肉加工的小牛排,共计5108箱。
在前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披露了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调查的最新进展。徐威介绍,上海食药监等部门已对福喜公司下游产品展开追查、控制,目前已经封存约100吨产品。
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已经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汉堡王美式鸡排等三款产品下架
广东省食药监局共封存2万多公斤“福喜问题肉”
新快报讯 记者庞倩影 通讯员张雅馨报道 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7月22-23日,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继续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部署,对采购使用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问题产品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全面核查。
据省食药监局透露,经对百胜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必胜客餐厅及其广州物流中心的现场核查,截至22日17时,共核查必胜客餐厅150家,登记物流中心和各餐厅自行封存的猪肉比萨粒、意大利风味猪肉粒、牛肉比萨粒和调味牛肉排等4个产品23591.3公斤(其中广州物流中心封存14480.8公斤、各地必胜客餐厅封存9110.5公斤)。
除必胜客外,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还责成汉堡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报告其在广东省内所有餐厅采购使用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产品的情况,并要求全省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汉堡王餐厅进行核查。该公司提供的情况显示,广东省内目前共有汉堡王餐厅47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所有餐厅使用的上海福喜食品公司的美式鸡排、猪肉饼、嫩香鸡块产品均于7月21日凌晨下架、封存,共计封存上述三个品种4016.2公斤。
省食药监局表示,据目前各地核查的情况看,必胜客餐厅、汉堡王餐厅均已没有使用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产品的情况。各地监管部门正对各餐厅封存的产品品种、数量进行进一步登记核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根据国家总局的要求和上海方面的调查情况对封存产品作后续监督处理。
中国百胜全面停止 向中国福喜采购
新快报讯 记者黎华联报道 肯德基官方微博昨日晚间发布公告,中国百胜即刻全面停止向中国福喜(包括上海福喜)的采购。中国百胜将视政府部门的最终调查结果保留对福喜集团采取一切法律行动的权利。
之前受影响的两款肯德基早餐产品,现已从其他供应商完成调货,目前所有产品正常供应。必胜客仅有一款产品受到影响,暂停销售。个别产品的个别原料由于更换了供应商口味略有不同。由于该决定,必胜客可能还会有少数产品在个别餐厅临时断货。
澳门叫停上海福喜供应
暂未发现有餐厅存有相关产品
据新华社电 针对日前媒体曝光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使用过期、变质的原料加工食品,并供应麦当劳等快餐企业的行为,澳门民政总署22日晚表示,目前已叫停相关商品的进口、供应以及使用。经查实,澳门于今年5月至6月,曾进口由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冷冻脆香鸡腿,最近一次进货记录为6月17日,共重576公斤,全数供应给澳门本地麦当劳餐厅。
目前,澳门民政总署已叫停进口所有由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及出口澳门的食品,并要求澳门所有餐饮企业禁止售卖问题企业产品。根据民政总署派员到市面巡查的结果,目前澳门未发现有餐厅存有相关产品。
福喜“过期肉”波及日本
麦当劳和全家便利店宣布停售涉及福喜鸡肉的食品
据新华社电 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自22日起将就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过期肉”事件进行调查,目前该事件已波及至日本麦当劳公司和日本大型连锁便利店全家,这两家公司已于同日宣布停售可能使用了福喜鸡肉原料的食品。
厚生劳动省将就上述两家公司的食品加工卫生监管进行调查,并就是否还有其他日本企业进口了上海福喜的过期鸡肉等问题收集信息。
据悉,2013年日本麦当劳公司从上海福喜进口了约4300吨“麦乐鸡块”。目前,有约两成用于日本国内销售的“麦乐鸡块”使用了上海福喜所生产的鸡肉,涉及日本中部及东部约1340家麦当劳餐厅,占全日本麦当劳店铺的40%左右。
23日起,日本麦当劳已开始使用中国及泰国其他鸡肉供应商所生产的鸡肉。
日本全家便利店受到波及的是“蒜香鸡块”,该产品已被证实使用了上海福喜的鸡肉原料。全家22日在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即日起在日本约1万家连锁店停售“蒜香鸡块”。与此同时,日本肯德基公司表示未从上海福喜进口鸡肉。
追问“臭肉门”背后的两大悬疑
据新华社电 基本锁定违法事实、涉案人员依法拘留,上海福喜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渐渐浮出水面。但还有两大悬疑有待回答:福喜集团何时才会公布调查结果?上游供应商出事,下游企业仅仅是“躺枪”吗?
福喜什么时候给社会一个满意交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得益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福喜集团的销售额也在不断攀升。虽然子公司违法,母公司不一定需要负法律责任,但福喜在全球的商誉都已受损,其客户、订单也不可避免减少。
有业内人士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向记者分析,此次事件绝非一个“个人行为”,甚至可能并非只涉及上海福喜单方面,福喜在中国其他的机构是否知情,需要监管部门严查。
21日福喜集团声明称,将与公众披露调查结果,并基于调查结果实施所有必要措施。“至少要向消费者披露,此前曝光出的‘至少厂长以上’的高层授意,是哪个级别的高层?”上海市民徐女士说。
下游企业真的完全脱得了干系吗?
在众多的EMBA学习案例中,洋快餐严格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一直被津津乐道,这也同样为其带来了消费者更多的信赖:肉类要经过层层把关才能进入餐厅;每一批牛肉都有一个温度记录仪,全程记录每分钟的温度;一些洋快餐和供应商不签协议,靠诚信“握手合作”。
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博士林沈节表示,目前的法律规定,下游食品企业对上游供应商负有索证索票等义务,未来可以加重其自检、核查等义务。
曾经享受过“严格把控供应商”带来的消费者信赖,就需要主动承担供应商违规而引发的各种质疑。下游食品企业有过错时,将责任推给了上游供应商;而如今,“上游肉类供应商”也被发现违法时,洋快餐,责任又该推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