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4月11日兰州发生水污染事件之后,水质安全再一次高度牵动人们的神经。清华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表示,水污染治理时间漫长,若不抓紧治污后果严重。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指出,即便新国标106项标准,也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做到,少数只能做到10项到40项,目前做到深度处理的水厂不到2%。据悉,传统水处理工艺主要处理灭杀水中微生物,而深度处理还可以解决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污染。
根据《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年)》数据,全国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当前我国的水质情况远超传统工艺能处理的范围,理应提升水厂的深度处理能力,但目前深度处理工艺的规模仅占城市供水规模的10%左右。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又加剧了水危机。在全国重点环保监测的11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仍有4.7%是不合格的,而在更多中小城市和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真实情况很可能更糟糕。
2012年住建部城市供水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宋兰合判断,剔除掉事实上不合格的三类水源,再剔除部分一二类水源中实际不合格的部分,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大约为50%。
据了解,环保部和水利部正在酝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投资达2万亿,将致力于恢复污染的水质和保障水质安全。刘文君向记者透露,国家正在酝酿饮用水水源质量标准以及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制度。
此外,不少专家还呼吁应该建立一套独立的饮用水水源质量标准,以及独立的水源地管理制度。据刘文君透露,这项工作在推进当中,何时出台质量标准尚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