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时报讯 某超市售卖的洋奶粉
记者罗琴文/图
近日,央视“3·15”晚会曝光澳妙可婴幼儿奶粉是用“标贴”来篡改产品保质期。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新规,从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外包装使用标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昨日,记者昨探访黄石多家商超发现,多数进口奶粉标签已改为印刷,不过部分网店仍存在加贴标签现象。■探访实体店较为规范部分网店还是加贴
记者在团城山武夷花园一大型超市看到,惠氏、美赞臣、雅培、多美滋等品牌的标签均已印在奶粉罐上,原产地、配料表、营养成分、进口商及生产地址等信息印在下方,生产日期与到期日期则在罐底。
随后,记者走访武商量贩店、中商平价等多家超市发现,大多数洋品牌婴幼儿奶粉都比较规范。“这些很早就改了。”一位销售人员介绍,“超市的洋奶粉都通过正规渠道进货,去年公告发布前已对产品外包装进行改变。”
不过,记者登录淘宝网发现,部分网店仍在销售贴有标签的洋奶粉,如新西兰可瑞康、荷兰诺优能、德国喜宝以及德国特福芬奶粉,从1段到3段奶粉上的标签均为加贴的;加贴的信息包括适合月龄、冲调方法、生产日期、保质期、原产国、生产商、进口商等重要信息。■辨别一看价格二看标志
走访中记者发现,超市内多款洋奶粉的商标和生产信息,上面不是写有“原装进口”就是“100%某国原装进口”等字样,部分市民仍分不清真正在国外注册品牌、国外生产、国外包装的奶粉。
对此,一家奶粉专卖店的店员李芬说,辨别是否是洋奶粉的“办法”,可以看价格,如果100元以下的肯定是国产的,一般国外的都在300元左右。此外,有些人会看条形码前几位数字、看印刷的是“QS”(国家检验检疫)还是“CIQ”(进口检验检疫)标志等办法。
黄石一位常年在网上代购洋奶粉的隋先生却认为,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洋奶粉,一种是原装进口的,是指生产、包装都在原产地完成;另外一种是进口配方,再在国内分装的;最后一种就是国内企业去国外注册品牌,奶源不一定,生产、包装等多数国内完成,这种奶粉最容易让消费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