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彭鹏)今年5月以来,国家大力推乳业新政,促进国内乳企转型升级、兼并重组。据记者了解,乳业中的龙头企业除了在国内整合资源,更是频频到海外寻找奶源。伊利集团日前就宣布,与意大利最大乳品制造商斯嘉达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此,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陈渝认为,此举可带来国产乳品质量的提升。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伊利在海外动作不断:先是投资11.03亿元在新西兰南岛建立婴儿奶粉生产基地,接着又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在原料采购、牧场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合作,现在又和意大利的斯嘉达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另一乳业巨头蒙牛,也是几乎每月一次大手笔,先后与丹麦爱氏晨曦、法国达能、新西兰安硕等外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陈渝分析,最近国内奶源比较紧张,包括伊利在内的中国乳企的海外合作,对于率先走出奶源紧张的局面肯定是有益的。但是,国内龙头乳企的举措,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奶荒”。乳企寻求海外合作,真实用意是通过全球布局,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发言权。以伊利为例,这些布局看上去很分散,其实有一条主线,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最优质的资源,增加自己在全球供应市场的掌控力和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