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去年粕类价格是历史最高价,4800左右的高价,从均价的角度来说一年现货价在4000块钱人民币,豆粕均价。我们看菜粕的均价在历史上也比较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去1年中国经历了禽流感对饲料的影响,当时看到禽料的生产都是30%的削减,禽类是8-10%的下降,中国的饲料消费
主持人(陈涛):我自己断言,起码1块钱的涨跌幅。到底涨多少数字很难说,我给的数字是670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期粕饲料的高利润,短期是进口的高峰或者兴趣很大,到2月份、3月份采购会不会持续有这么大的量,大家都看很热的时候一定是过渡的运作、操作、库存等等,可能后期一定会有凉下来的那一天,会使进口量不会持续地变,进口量那么大是不是会消化?tdb
还有曹处刚才说的,其他非主流代替饲料非常大,高粱也好、DDGS也好,我们在座做饲料的人过去都不怎么碰这个东西,现在多多少少在做这个东西,这个进口对豆粕需求总量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现在这些话题里面问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我们进口了各种的粕也好,还有是高粱、DDGS,尤其DDGS进口非常的好,今天粕短缺或者是紧缺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那么当的小麦代替出现。去年我们有3000多的小麦在使用,可能他们关系不是一对一,但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现在我们的饲料小麦大家不再使用了,但是其他饲料的商品非常火爆,他们又是什么关系?看我们在座的各位说一下,李鹏、周总哪一位?tdb
周密:具体的饲料配方我也不是太了解,可能明年发生的几种蛋白的价差是缩小的,中国会进口大量的DDGS,甚至把美国主要的产能都买到中国来,这里面有一个原因是玉米的保护价使玉米比较贵,另外蛋白的原料也非常贵,这是主要的原因。但是我觉得从全球供应增加的大背景下,大豆需要从其他饲料蛋白中间抢取更多的份额来消化供应压力。因此,别的东西我可能不是特别确定,但是我觉得豆粕、菜粕这些蛋白原料之间的价差会进一步缩小,这是我的判断。tdb
李鹏:实际上中国饲料需求最近从5、6月份之后表现有点超出市场的预期,我们看到下来压榨利润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个市场没有预期到这么好的需求,整个采购进度显得比较慢了。我们要预测下一年度的饲料需求的好坏,首先要搞明白去年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我们到9月底以后,我们整个饲料粕蛋白类的增长从平衡表上来看是0.5-1%,这个数字很低,在前一年增长是7%,再往前一年是8%的增长。如果我们考虑到小麦退出市场造成市场蛋白对豆粕额外的需求,我们这个增长率从我们平衡表上看是-0.5%左右。去年中国把所有隐形的库存都消减光了,从饲料到砸货,我们综合性来看是略增的水平。tdb
去年粕类价格是历史最高价,4800左右的高价,从均价的角度来说一年现货价在4000块钱人民币,豆粕均价。我们看菜粕的均价在历史上也比较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过去1年中国经历了禽流感对饲料的影响,当时看到禽料的生产都是30%的削减,禽类是8-10%的下降,中国的饲料消费是1%,但是市场上预期都是-3%等等,到最后我们看到是1%。这个1%是在豆粕的价格年比年均价上涨了10-15%,在发生禽流感的情况下实现了1%。我们下一年度市场普遍的预期是3-4%饲料需求的增长,从我来讲这也是比较保守的预期,我们不能在今天预期明年一样发生禽流感,从盘面的豆粕价格来说15%低于去年的价格,从我的角度来说15%以下的预期都是偏保守的饲料预期。过去一年市场的悲观情绪,我们想延续到了下一年,每一个人开年都质疑6900的数字,我们看到尤其是11月份、12月份我们市场知道有1400吨大豆要过来,我们今天仍然保持非常高的基差,也表现了非常高的饲料增长,这也许是7%,如果我们有点想象力,市场今天不交易这个事儿,如果把想象力拿出来7-8%到的增长是非常有可能的上限。tdb
主持人(陈涛):非常有道理,可能在座也这么想的,如果饲料有5-7%的增幅,豆粕的短缺,把量放在6900到7000是相对比较高的点,他对豆粕市场的乐观有持续性,而且增幅是比较大的。从现在的状况看,疫情也相对比较低,整个饲料消费目前情况没有道理怀疑这是假象,豆粕生产厂商都是非常低的,而且卖得非常远。对于榨油厂来说这都是有利润的,当然愿意去做这件事情。tdb
豆粕有这么高的涨幅,哪怕是4-5%,豆粕试想一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涨幅?如果没有这样的涨幅,有很多品种的油到了中国,比如棕榈油、菜籽油也好,油的滞涨、偏弱是不是也可以从我们需求的角度上找到答案?t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