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湖北  生猪  西瓜  葡萄  白菜  土豆  河南  内蒙  贵州  石家庄  西红柿  南京  核桃  西红  豆粕  成都  芹菜  深圳  甘肃  新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粮食 » 正文

十月下旬 湖北市场稻谷收购量渐增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2  浏览次数:77

  本旬,我省主产区中晚籼稻谷收获基本完成,市场收购量逐渐增加。根据国家粮食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15日,湖北、安徽等11个中晚籼稻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6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6万吨,增幅为36.75%。我省由于启动最低收购价时间较早,收购进度相对较快。截至10月24日,湖北省累计收购139.08亿斤,比去年同期 100. 63亿斤多购38. 45亿斤,其中购进新稻72.39亿斤,较 去年同期51.04亿斤多购21.35亿斤。经初步确认,收购最低价中晚稻20.75亿斤。 由于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目前国有收储企业的中晚稻收购价格基本在1.35元/斤左右,政策支持成为市场主导。本周,随着江西,湖南宣布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预案的中晚籼稻主产省已达到5个。预计年底之前中晚籼稻将继续保持在最低收购价水平附近,突破1.35元/斤的动力较弱。首先,今年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执行期延长了1个月至2014年1月31日。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保证下,收购企业特别是国有粮库的收购价格将维持政策水平。第二,与早稻不同,中晚稻是我省主要消费口粮,收购主力历来是大米加工企业。由于近年来进口大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以及今年稻谷供应量仍较充足,加工企业对稻米市场并不十分看好,收购与开工均较为谨慎。监测显示,目前加工企业采购用于加工的稻谷收购价格均低于1.35/斤,后期供应量逐渐增加,加工企业抬价收购的可能性较低。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2013年9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4.27万吨,同比减少9.12万吨,减幅为38.99%;比上月略有回升。1-9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71.48万吨,同比减少16.02万吨,减幅为8.54%。从主要进口国的情况看,越南仍是我国进口大米的第一来源国,1-9月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11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67.98%。近几个月来,我国大米进口数量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第一,进口配额管理对于大米进口的限制。配额内长粒型米的进口量266万吨。受配额控制的影响,近几个月来,我国大米进口比一季度有所降低。第二,国内籼稻陆续上市,市场对于国产稻米的接受度有所增加。新产早稻、中晚稻上市量近几个月不断增加,市场供应量增加。由于开秤价格较低,主产区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但另一方面市场购销主体对于后期稻谷价格较为悲观,这就导致当前国内稻米市场上新稻谷价差较大。部分加工企业使用陈稻加工出的大米价格与进口大米价差缩小,市场对于国内大米的接受程度较前期增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