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丛生,水稻不见了。
新华报业网讯 近日,一条《六合富硒产业园杂草长势喜人收获在望》的帖子在网上炒得很热。昨日,记者前往南京六合调查发现,不但该产业园有很多农田抛荒,一些百姓的承包地也荒着。
网曝产业园杂草长势“喜人”
在这条帖子上写着:金秋十月,放眼六合富硒产业园“田成方、渠成行、路成网”的良田里,金灿灿的、黄澄澄的各种杂草收获在望,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的杂草“长势喜人”,大多超过富硒水稻的高度,甚至有些田间已经很难看到水稻的影子……
住在六合竹镇光华社区的老农,望着田间茂盛的杂草感叹:“这里的土地很肥沃,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耕种。”
六合竹镇是著名的富硒大米主产区,也是“万顷良田”工程的主要实施地区之一。目前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然而,记者从南京前往竹镇,下了宁连高速进入竹镇地界,沿路映入眼帘的是被杂草覆盖的成片的良田。
路边的地块沟垄清晰,网帖上说是“田成方、渠成行、路成网”,但一眼看去,田里的杂草大多超过富硒水稻的高度,甚至有些田间已经很难看到水稻的影子,有些田里连一棵水稻也看不到。
回应:上百亩土地在恢复期
为什么有这么多土地被抛荒,还有很多水稻被杂草覆盖?当地村民怀疑,是不是富硒产业园以农业项目套取国家农业补贴?
对此,六合富硒产业园负责人尹正丰介绍,产业园在竹镇流转了1.1万亩农田,主要是准备从事有机农业项目。流转初期,有不少土地是丘陵,需要平整,因此地面土壤层破坏严重,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期。该负责人介绍,这部分土地有100多亩。还有一大部分土地,因为原来在老百姓手中使用,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对有机农业种植不利,土壤需要休养,化肥农药分解后,才能正常种植。
镇政府:督促企业恢复生产
六合区竹镇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称,对于网帖的内容,镇政府的相关领导都已经看到。他表示,将会督促富硒产业园尽快恢复生产,不能让良田抛荒。同时,对于农民的抛荒地,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不少人外出打工,导致农田荒芜。下一步他们将想办法引导农民恢复生产,或者将这部分荒废的农田集中起来,进行对外承包。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定,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1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目前,记者已经将此情况向六合区相关部门做了通报。记者卢斌摄影报道(新华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