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不少大豆压榨企业选择停机、检修等方式等待大豆到港。业内人士介绍,因原料不足,大豆压榨企业的开工情况并不理想。虽新豆已开始收割,但国产豆多将交储,难以进入市场,而进口大豆的到港量又连续下滑。
日前,农业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大豆油脂加工行业产能达到1.39亿吨/年,约是我国大豆产量和进口量之和的2倍。
并表示,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仍然加紧扩张,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当下,今年上半年,由于食用油价格下滑、养殖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大豆压榨企业大面积停机情况再次出现".
上半年,我国压榨企业出现了大面积停机的情况,而据"我的农产品网"了解到,目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的开工情况依然不理想,但和上半年情况有所不同的是,近期由于大豆原料供应偏紧未有缓解,多呈现出无豆可榨的局面。
据分析师蒋启伟介绍,目前,市场上大豆库存偏低,部分油厂选择了检修、停机等形式,等大豆到港后再重新开机。"我的农产品网"了解到,南京邦基油厂自10月初起开始了长达20日左右的停机检修;泰兴振华则预计10月20日之前将实行单线轮流检修;而钦州中粮等则选择停机待豆。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大豆470万吨,较8月的637万吨下降26.2%,同比下降5.4%.而根据船期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约460万吨,略低于此前预期的480万吨,连续第3个月环比下降。
(我的农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