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秋意浓,农家笑语稻谷丰。近日,常宁市宜潭乡盟山村的田野上,一群农科专家在试验田忙着采集稻谷和枝叶,为接下来的镉含量检测取样。这标志着该市开展的镉低吸收型水稻品种筛选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效,将为锻造稻米镉盾牌打下基础。
提起湖南,人们脑中浮现出的是“鱼米之乡”美景。然而,今年以来,湖南大米不时被检出镉超标,让“鱼米之乡”光环罩上了一层阴影。为了保障大米质量安全,降低大米镉的含量,常宁市农科所争取了湖南省镉低吸收型水稻品种筛选试验项目,在衡阳市农科所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试验筛选出镉低吸收型水稻品种。未来通过种植低积累型水稻品种减少大米中镉的含量,提升湖南大米品质,逐步解决大米卖难问题。
试验田选择在常宁市宜潭乡盟山村酸紫泥稻区,参试品种116个,每个品种设三次重复,试验小区达到300多个。试验时正巧遇上长期干旱,致使秧田严重缺水,市农科所采取用工具车和洒水车拖水灌溉秧苗,保证了秧苗健壮生长,试验如期进行。为了让试验取得成功,农科所技术人员坚持细心加耐心,插秧时像织布一样,用绳子织成几百个小块,再将各不同品种秧苗栽在小块内。而施肥、管水、打药,每个环节都浸透了技术人员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