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多发生在抽穗后,尤其是在谷粒灌浆期最易发生。倒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倒,由于水稻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而不稳,易发生倒伏;另一种是茎倒,由于茎干不壮,负担不起上部重量,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生产上防止倒伏的主要措施有:
1.选用耐肥抗倒品种。如选育半矮秆、茎粗、根系发达、叶片直立的耐肥品种。
2.培育壮秧。因为茎秆的增粗是逐节往上递增的,壮秧则移植后茎秆增粗的起点茎径较大,最后可获得比弱秧较粗的茎。
3.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合理密植则可以防止群体密度过大,使通风透光性良好,茎叶组织老健,可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可增强茎秆的抗倒能力。
4.合理的水肥管理。克服偏施氮肥,防止生长过旺;增施硅肥,增加抗性。采用浅水灌溉,注意及时露田,控制基部节间拔节过长,同时增加干物质积累,使茎秆短粗而又坚实;后期干干湿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能力。
5.及时防除病虫害。保护茎秆的抗倒性不受病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