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近日,盐城市及我市大丰市、建湖县、阜宁县等4市、县(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盐城市位列全国31家获批市、县榜首。
近年来,我市加大规划引领、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基础建设,提高基地现代装备水平,增强基地抗灾能力,同时加强技术攻关,提高种子生产技术水平,规范种子质量管理,促进种子质量和生产效益同步提高。目前,全市种子企业资产8.5亿元,建有高标准种子仓库56000平方米,种子晒场112500平方米,有种子收割机362台(套),成套种子加工流水线35条,杂交水稻种子精选单机293台,种子烘干机197组(台),容量1860吨。全市常年种子生产70多万亩,经营量2亿多公斤,贸易额达20亿元。其中,“两系”杂交水稻制种20万亩,占全国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60%,占江苏省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85%以上,单产200公斤左右,总产4万吨,总产值10亿元。
据了解,此次农业部总计认定盐城等4家地级市、大丰等27家县(市)共31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我省共有5家市县入选,盐城独占4家。盐城市位列全国31家获批市、县榜首。农业部同时还认定了甘肃省张掖市等26个市县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当前,我市各地正加大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快提升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打造现代种子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