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的消息, 7月份,杭州天气连续高温,其中连续5天的最高温度蹿到了40度以上,最高达40.6度,史无前例,前所未有。在这样的高温酷暑条件下,对大米的保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市场里不少经营户减少了大米的库存,导致场内大米库存有所下降。同时,高温也对大米水份的要求更加严格,上市的大米普遍是用低水份的稻谷加工的,这也导致了大米成本的提高。
7月份场内大米销售量受高温以及在杭大专院校进入暑期的影响,销量处于传统的季节性淡季。
尽管7月份市场大米销量减小,但大米普遍是从国有粮库的稻谷加工的,稻谷水份低,质量好,价格高。因此,受成本上涨的推动,市场大米价格呈现出稳中有涨的运行态势。
据市场《每日价格监测》显示,7月31日,场内江苏产的特制晚粳米批发价格(下同)为4.24元/公斤,较6月30日上涨0.02元/公斤,涨幅0.5%;安徽产的标一晚粳米4.16元/公斤,上涨0.04元/公斤,涨幅1.0%;黑龙江产圆粒晚粳米4.80元/公斤,持平;黑龙江产长粒晚粳米5.80元/公斤,上涨0.10元/公斤,涨幅1.8%;安徽产的标一晚籼米3.44元/公斤,上涨0.04元/公斤,涨幅1.2%。
大米价格同比平均下跌2.8%
尽管7月份大米价格稳中有涨,但由于受晚籼米的拖累,场内大米平均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期。
据市场的价格监测对比,7月31日与去年同期相比,杭州市粮油批发交易市场成交量最大的四种大米(安徽产标一晚粳米、江苏产特制晚粳米、黑龙江产圆粒晚粳米、安徽产标一晚籼米)批发价格同比平均下跌了2.8%。其中安徽产的标一晚粳米上涨了0.02元/公斤,涨幅0.5%;江苏产的特制晚粳米以及黑龙江产的圆粒晚粳米与去年同期持平;安徽产的标一晚籼米下跌了0.46元/公斤,跌幅11.8%。
后期晚粳米价格走势预测
部分业内人士分预测,随着国内粳稻库存不断消耗,粳稻将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后期杭州市场晚粳米仍有一定的上扬空间,但大幅上涨的几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