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稚进-->
6月下旬以来,全州以中到大雨,多云有阵雨天气为主,局部区域出现极端天气形成的单点性大雨、暴雨天气,导致部分低洼和沿河两岸田块因洪涝造成水稻受淹,给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暴发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州水稻细菌性病害以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细菌性基腐病等为主。通过系统监测发现,当前部分低热河谷区已零星发生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基腐病;近期仍以阴有中到大雨天气为主,已发生和曾经发生过细菌性病害的田块田间存在一定菌源,稻株受淹或受洪水冲刷过后造成的机械损伤,利于病菌侵入,加之温湿度适宜,极易造成连片发病,甚至暴发成灾;因此,各县(市)要加强监测、落实防控措施、做好防控准备,避免水稻细菌性病害暴发成灾。
为防患于未然,暴雨或洪水过后,务必做到:1、加强监测,全面普查。各县(市)要加强病害监测,尤其是加强对肥水条件好、低洼、稻株受淹田块的监测力度,及时发布趋势预报和防治警报,指导大面积防治;应及时将发生情况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汇报。2、对淹水田块应指导农户及时疏通排灌沟渠,排水晒田,并防止串灌、漫灌。3、加强病害识别和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4、及时组织开展防控。防治重点是出现中心病株的田块、往年重发区和低洼积水田块,严防中心病塘扩散。要注意必须在露水干后才能进行施药防治,以免造成人为带菌扩散;防治药剂可选用叶枯宁、噻菌铜、农用链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