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稚进-->
水稻纹枯病在我县的发生期是一年比一年早和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的发生与品种、生育期、气候因素密切相关,矮杆阔叶品种发病重;另外水稻优质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和高肥、高密植技术的应用,为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直接威胁水稻的稳产高产。
目前,早栽插水稻已开始进入拔节期,也是纹枯病易感病时期,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受强降雨和高温气候条件的影响,全县42%稻田已发生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2.77万亩,平均病丛率34.5%,个别田块高达100%;平均病株率19.6%,最高89%。与上年比较始见期提前7天,平均病丛率上升29.9个百分点,最高上升58.4个百分点,发生面积增1.17万亩。
发生特点:田间以长势嫩绿、通风透光差、密度大、保水田和低洼积水的田块发病重。随着稻株生长茂密,田间密度加大,加上今后的高温、多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水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主要分布在麻栗镇、天保、猛硐、大坪、马街、铁厂、六河、下金厂、杨万等乡镇。
防治建议:各乡(镇)农技站要尽快深入田间搞好病情调查和上报工作,对已发病的田块及时指导防治,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防治方法:亩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45公斤喷雾;或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纹枯利)45克兑水45公斤喷雾;或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克兑水45公斤对准稻株基部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