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严重灾害,玉米播种期推迟已经成为事实,当前田间条件和气候条件均对玉米正常耕种产生较大阻力,并对后期玉米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近期,大豆和玉米面积之争再次浮出水面,早熟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张也将对后期黑龙江玉米产量和质量形成考验。
去冬今春,黑龙江省降雪总量破1952年同期之最,较常年高出109%。
大面积耕地被积雪覆盖,气温回升后形成严重内涝,极大程度影响后续春耕工作开展,省内多地玉米播种期将推延到“五一”以后,个别地区或延迟至5月中旬。受灾严重地区已经出现玉米重新改种回大豆的现象,早熟玉米播种面积也有所扩张,一场作物间的种植面积之争已经展开,预计2013/2014年度新作玉米或面临面积和单产“双下降”的可能。
极端天气不利于玉米耕种
受降雪天气频繁和入春后气温偏低影响,截至目前,黑龙江仍有大面积农田被积雪覆盖,受灾严重地块积雪可过膝盖,不仅如此,天气回暖后冰雪消融,引发了50年不遇的严重内涝,多处耕地被雪水浸泡,成片旱田变“水田”,对春耕春播产生极大影响。
入春之后,东北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4月份东三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3~4摄氏度。低温和大雪覆盖下的黑土地解冻速度缓慢,解冻土壤深度较常年下降10~20cm,不但在后期影响玉米种子的正常发育,也会延长整地“灭茬”的时间。相关部门统计,目前黑龙江近7000万亩玉米田未及时清理秸秆,约占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
积雪、低温、内涝将使玉米播种期延迟。在时间方面,积雪融化到土壤解冻、再到内涝耕地水分的渗透和蒸发就需要一定的时间,除此之外还需额外时间对农田进行灭茬清理,一方面土壤湿度大影响机械作业,另一方面冻土较深,影响正常整地工作的进行。而目前已经进入4月中旬,在黑龙江仍见不到一丝暖意,4月中下旬,东北冷空气活动依旧频繁,雨雪天气还会继续光临。按此推算,留给农户备耕和播种的时间只剩半个月左右,若在此期间“老天爷”再不配合,则耕种时间将严重滞后,推迟至5月中旬以后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
当前天气状况也不利于后期玉米种子生长发育。首先,内涝导致土壤水分过于饱和,若后期继续降雪,则会影响土壤水分下降,当土壤湿度过大的时候,种子无法正常呼吸,会引发烂籽;其次,低温和积雪覆盖导致土壤解冻慢,地温会低于常年,不利于种子生长,易引发其成活率下降。以上两点都会导致玉米出苗率降低,若进行二次补种,不但会增加人力和财力,“二茬苗”也会导致单产下降。另一方面,在种植期本就推迟的情况下,补种更会增加玉米成熟期不够的可能,因此,玉米种植风险较大。
播种期推迟或引发面积之争
在黑龙江,提到作物种植面积之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玉米和大豆,近些年受进口大豆冲击,国产大豆种植收益下降,大量黑龙江农户弃豆改种玉米,导致玉米种植面积扩张。而今年,受种植期延迟影响,玉米和大豆之间将面临一场面积之争,这里除天气因素外,轮作、传闻中的政策补贴、2012/2013年度玉米种植收益下降也是主要影响因素。
天气因素方面,目前积雪盖田和严重内涝的区域特性较为明显,根据受灾情况不同,农户在备耕选种上也存在差异。中南部地区农户表示虽然有涝情出现,但受灾程度有限,目前主要担心的是低温冷害,若未来半个月天气正常,种植玉米还来得及,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还是玉米,这是因为近几年玉米收益明显好于大豆。虽然如此,但一部分农户仍未开始购买种子、化肥,主要是出于对未来天气的担忧,当前正处观望中。
与观望中的中南部地区农户不同,在东部地区,已经有去年种玉米的农户开始选购大豆种子,且在个别地区现象普遍。需要提及的是,大豆生长期多在90天左右,而黑龙江种植的玉米生长期多在105~137天,因此,在生长期方面,大豆比玉米少半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大豆可以比玉米晚种半个月,可延迟至5月末甚至6月初。此外,相比玉米,大豆具备耐涝特性。
两者种植收益对比。2012/2013年度玉米走势疲弱,春节后更是出现持续暴跌行情,多地跌幅超100元/吨,与大豆相比,收益有所下降。截至目前,黑龙江仍有部分农户手中的高水分玉米尚未消化出去。
早熟玉米与中晚期玉米争地
今年在黑龙江南部、中部和西部的部分传统中晚期玉米种植区,农户为避免中晚熟玉米生长期不足,增加了早熟品种的玉米种子购买量,致使早熟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从种子的各项指标来看,早熟玉米生长期比中晚熟玉米少约15天。产量方面,早熟玉米亩产多在700公斤左右,而中晚熟玉米亩产多在800公斤以上,二者单产相差15%以上。此外,在容重、质量和水分上,中晚熟玉米更具备优势。因此,早熟玉米扩种或对后期黑龙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均形成一定影响。
种植面积和单产可能双下降
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将造成玉米种植面积缩减,早熟玉米播种面积扩张或导致玉米单产和质量下降,因此,2013/2014年度新作玉米或存在面积单产“双下降”的可能。此外,播种期延迟也易造成玉米生长期不够,导致新作玉米容重下降、水分偏高,加之早熟玉米扩种,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容重、高质量的优质玉米产出。
综合分析,黑龙江省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严重灾害,玉米播种期推迟已经成为事实,当前田间条件和气候条件均对玉米正常耕种产生较大阻力,并对后期玉米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近期,大豆和玉米面积之争再次浮出水面,早熟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张也将对后期黑龙江玉米产量和质量形成考验,而对整体黑龙江玉米的最终影响程度到底能有多大,仍取决于未来半个月的天气状况。
(李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