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节目中报道了荆州区李埠镇万亩玉米面临滞销的新闻,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是因为运输途中所需的冰块价格上涨,外地商贩成本提高,压低收购价格,让玉米在销售出现了不畅,究竟冰块为什么会上涨,今天事情有没有转机呢?我们的记者再次对此事进行了追踪。
【正文】昨天的节目中,记者在李埠镇的蔬菜批发市场上了解到,运输途中所需冰块的价格由原来的每块12元涨到了20多元,几乎翻了一番的价格让外地收购商和农民都无法接受,究竟冰块价格为何上涨得这么厉害,供应冰块的中间商也一直没有出面,为了了解冰块市场行情,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十号路上的一家大型冷库,李埠镇供应冰块的中间商大多是从这里进的货,冷库老板熊经理介绍从6月份开始,冰块的进价的确上涨了。
【同期声】某冷库经理 熊诗松 之前是7元钱,现在涨到了12块(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温度高了。。。生产冰块的电。。。
【正文】熊经理介绍,每天冷库生产1000块冰,但还是供不应求。
【同期声】某冷库经理 熊诗松 每天要冰的很多,我们有时候还要找别的厂搞一点
【正文】作为冰块生产商的熊经理说,今年冰块的需求量特别大,卖给中间商的批发价格涨了一点,但至于中间商卖给外地收购商的冰价为何浮动那么大,他也不清楚。随后,记者再次来到了李埠镇的这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见到了蔬菜经纪人闵师傅,相比于昨天的愁眉苦脸,今天闵师傅的情绪似乎缓和了许多,因为今天冰价终于降了。
【同期声】蔬菜经纪人 闵远海 今天是18块钱一块。。。昨天你们媒体报道后还是有关系。。。。
【正文】今年玉米的产量不错,但滞销严重,冰块的供不应求以及不稳定的价格,都让闵师傅对玉米的销路充满担忧。
【同期声】蔬菜经纪人 闵远海 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冰还是不够。。。
【正文】由于冰价上涨,外地收购商的运输成本提高,自然也压低了玉米价格,大热天里,眼看着新鲜的玉米慢慢变老,又不得不贱卖,村民们也是苦不堪言,说到底还是这上涨的“冰价”惹的祸,当记者问及怎么联系当地供应冰块的中间商时,村民们显得很谨慎。
【同期声】东岳庙村村民 (您知道吗)。。。(为什么不说呢)他们都是垄断的 我说了他不送冰过来了怎么办
【正文】村民无奈的说着他们的担忧,好几车还未上货的玉米在太阳底下炙烤着,一名等候拉货的外地收购商突然发起火来。
【同期声】外地收购商 叶新连 这么热。。什么时候。。。
【正文】原来,眼前的这辆装满玉米的车堵住了路,让后面的车无法上货。
【同期声】蔬菜经纪人张师傅 这车玉米是不合格的。。太老了
【正文】这车玉米的主人罗师傅说,之所以堵住这里的路,也是有原因的。
【同期声】东岳庙村村民 罗师傅 他说昨天让收我的货,今天又说不合格。。。。
【正文】眼看着玉米渐渐发黄变老,罗师傅很着急,他说,如果冰块环节能够畅通,收购商早点收购也不至于出现现在的状况。记者找到了刚才发火的那位外地收购商叶师傅,此时,他静静的坐在地上,也很无奈。
【同期声】外地收购商 叶新连 冰价涨了一半,我之前是用两个车拖,现在只用一个车,都不想搞了
【正文】叶师傅说,准备装载的这车玉米是运往上海的,这次不仅收购成本增加了,又遇到车辆堵路耽误时间,现在也只能干等了。
【同期声】外地收购商 叶新连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正文】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都因为紧俏的“冰块”引起,联系不上供应冰块的中间商,看到村民们着急的样子,记者建议村民直接和冷库联系。
【同期声】我们今天到冰场去了的,这是冰场经理的电话,您可以直接和冰场联系。。。。看可不可以他们直接送冰过来
【正文】随后,记者通过村民拨通了村委会负责人的电话,希望他们调解一下。
【同期声】东岳庙村村委会负责人 现在玉米越来越黄。。。。我也没办法。。。您看可不可以过来在中间协调一下。。。。
【正文】记者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村委会负责人过来。在收购点的一间仓库里,记者看到一车准备和玉米一起装运的冰块,在高温融化下,冰水滴滴答答掉了一地,在问题没有解决前,大家似乎只能无休止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