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棚里,魏红言向记者展示自家的西瓜,品相虽不好,但却好吃。记者 崔冬云 信怀顺 摄影报道
晨报淄博5月26日讯 眼下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然而高青县的瓜农魏红言却要为地里的西瓜而发愁。由于品种的原因,自家地里的西瓜品相不好,市场不认可,再加上附近只有自己这一处瓜棚,没有商贩前来收购,五千多斤的西瓜面临滞销。在此,本报希望有需要的市民或者单位能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帮助瓜农解决销售问题。
“看着这么多西瓜卖不出去,真是犯愁。”今天上午,在高青县田镇镇司家村,记者见到了瓜农魏红言,此时的她刚刚从瓜棚里采摘完,电动三轮车的车斗里装满了西瓜准备拉出去卖。
魏红言告诉记者,今年自己家里种了两亩地的西瓜,眼下头茬西瓜正好成熟,但是这销路成了一个问题。村里虽然有很多大棚,但是都是种蔬菜的,只有自己家种的是西瓜。再加上今年西瓜产量好,商贩都去周边西瓜集中种植的青城镇收购了,自己村里就没有商贩来收购。
魏红言虽然每天都用电动三轮车拉着西瓜出去卖,但是因为西瓜“长相”的原因,每天最多只能卖出50个。记者看到,相比市面上的西瓜,魏红言瓜棚里采摘出来的西瓜个头要小很多,西瓜的重量一般在3斤到5斤之间,而且品相也要差很多。魏红言说,很多人看到她家西瓜的品相就不买了。“我这是京欣西瓜,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皮薄瓤甜,非常好吃。”
说话间,魏红言从车斗里拿起一个西瓜,用刀在上面轻轻一切,就听着“砰”一声,西瓜顿时开裂为两半。记者一尝,确实如魏红言所说的,非常甜。
“我卖的价格是每斤一块一。”魏红言告诉记者,地里一共有1000个西瓜,总重量在五千多斤,而且现在是头茬西瓜,是最甜的。
在此,本报希望有热心市民或企业伸出援助之手,帮着瓜农解决西瓜滞销的难题,市民可拨打本报热线:(0533)35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