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首江特地挑选大个头的富士苹果运到临沂,但因中吃不中看,面临滞销窘境。
提起苹果,多数市民的第一印象便是今年苹果价格高于往年,就连农贸市场上低于2.5元/斤的苹果都很少见。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价格偏高的时期,竟有果农苹果滞销,而收购商给出的理由为“卖相不好”,连价钱都没谈就走了。
倪首江是一位90后,老家沂水县四十里堡镇谷家官庄村,如果不是因为自家种的富士苹果因卖相不好而滞销,他从来没想过要把苹果带到临沂自己和女友租住的出租屋内。“能卖一点算一点,多少都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倪首江说。
倪首江和女友平时都上班,他和女友便将自己家产的苹果推销给同事及朋友,然后抽空骑电动车送货上门。
24日,记者来到倪首江租住的出租屋,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内,40多箱苹果整齐地摆放在门口处,原本空间狭窄的小屋显得更加拥挤。倪首江介绍,在得知老家采摘的苹果遭遇销售难后,22日,他特地请假回家,并雇用了一辆面包车,当天晚上装满一车苹果运回临沂,并和女友两人将苹果搬运到二楼的出租屋内,“家里销不动,在临沂应该会好一些吧。”
收购商所说的苹果“卖相不好”究竟是什么样?倪首江拆开一箱,随手拿出两个富士苹果,记者看到,苹果整体呈青红色,摸上去表皮有些粗糙,外形虽然没有市面上红富士苹果好看,但是苹果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果香。卖相不好并不意味着难吃,咬上一口,苹果水嫩多汁、酸甜可口。
“箱子中的苹果都是精心挑选的,重量一般都在4两以上,每箱20斤。”这样的苹果被批发商以同样的理由,将价格压得很低,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让倪首江既伤心又着急。
“富士苹果是一个比较老的品种,很多果农都已经淘汰了。”蒙阴县野店镇农果专家文增君表示,目前在蒙阴种植最多的苹果品种为红富士,富士苹果虽然口感较好,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田间管理,果型可能并不受欢迎,这就需要果农嫁接来升级品种。
据倪首江介绍,自家果园种的富士苹果今年是第二年挂果,去年收获的苹果不多,亲戚朋友的分了分就没了,没想到今年挂果多了,亲戚朋友“消化”不了,商家又没有愿意收购的才犯了愁。由于老家信息不畅,也没想到通过嫁接升级改良品种。
他骑电动车送苹果上门一天充了3次电
市民可拨打15953923009订购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他们出租屋的时候,倪首江的女友递给他两元硬币,“电动车没电了要随时充。”说完这句话,女友抱起一箱苹果往楼下走,她也要为打电话预定苹果的同事送苹果。
由于倪首江和女友都有工作,白天没有太多空闲时间,没有销路的他们便以周边的同事朋友当突破口,按2.4元/斤的价格出售,而在农贸市场中相似个头的苹果一般在4元/斤左右,如果朋友感觉苹果质量好,又会推荐给其他朋友。“我23日骑电动车送苹果,在路上就充了3次电。”倪首江说。
但倪首江周边的朋友都是普通市民,最多要个一箱两箱,23日及24日上午他们也就卖出了30多箱,这相对于老家滞销的5000斤苹果有些微不足道,毕竟手头资源有限,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或批发商能够加入认购队伍中,感兴趣的市民可以拨打倪首江的手机15953923009咨询认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