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湖北  西瓜  供应  内蒙  江苏  贵州  南京  甘肃  台湾  葡萄  白菜  成都  深圳  西安  土豆  杭州  红薯  核桃  西藏  菠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产品滞销 » 正文

烟花寂寞300年梁平烟花滞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11  浏览次数:152
核心提示:      烟花寂寞  2月7日,梁平县和浦烟花爆竹公司积压的烟花。  梁平烟花爆竹行业协会会长张必海。  来自市燃放办的数据,今年春节(1月30
   
烟花寂寞

 

  

烟花寂寞

 

  烟花寂寞

  2月7日,梁平县和浦烟花爆竹公司积压的烟花。

  梁平烟花爆竹行业协会会长张必海。

  来自市燃放办的数据,今年春节(1月30日~2月6日)8天时间中,我市烟花爆竹销售明显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7%,主城区更是减少了22%。在国内禁放限放力度加大、禁止公款消费烟花爆竹、雾霾逼人、公民环保意识增强等背景下,各地烟花爆竹销售遇冷明显。

  马年除夕,家住主城的徐三水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关注着微信朋友圈。这是她跟朋友们连续第二年约定:除夕不放烟花爆竹。零点钟声响起时,她望着窗外的烟花,发了一条微信:明年继续,加油!

  180公里外的梁平县聚奎镇,张必海的厂里按照最新国标生产的烟花,堆满了仓库。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梁平烟花爆竹产业,经历了多年的高危生产后,完成了产业升级,去年在生产上首次实现“零死亡”,不想今年却遇上了烟花销售的寒冬。

  行业现状

  突破 产业升级“零死亡”

  在梁平办烟爆厂的老板中,仅一人是大学文凭,这个人就是张必海。

  聚奎镇生产烟花爆竹的历史已经超过300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门卷筒、填药、做引的手艺。张必海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家里做爆竹了,“回想起来那时候命大,手上在兑装药,脚下还烤起火盆。”

  1985年,张必海被保送进入四川大学计算数学系,1996年,张必海下海创业。1999年,听说老家梁平正在整治非法爆竹生产,并提高了办厂门槛,他拿出30万给兄弟办厂,开起烟花爆竹公司,当上股东。

  2004年,梁平县被重庆定为烟花爆竹生产基地,张必海兄弟的厂子也要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没办法,家里就我一人学历够。”张必海重回聚奎镇,当起了总经理。

  “首先是要安全。”2006年,张必海开始搞产业升级,半机械化生产,“最危险的兑药、灌药环节,人和药分离,由机器来完成。”到2010年,生产实现全机械化,“花了1000多万。”从此再没有人员伤亡。

  升级后,张必海的企业从最初3000万的产值逐年递增直到过亿。

  在张必海的带动下,梁平的烟爆企业主动产业升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了安全事故。到2011年,全县非法生产基本绝迹;2012年,全部实现人药分离,人机分离。

  2013年,是梁平县安监局分管烟花爆竹的副局长任本忠最扬眉吐气的一年—全县27家生产企业,十年来首次实现“零死亡”。

  困惑 新国标产品卖不动

  从2006年开始至今的产业升级,让梁平的烟花爆竹行业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年产值提升到10-12亿元,质量也有大幅改善,梁平也成为全国22个烟花爆竹重点县之一。但梁平县安监局介绍,截至马年除夕,9000多万元的库存,也创下了近几年的峰值。在蛇年除夕,库存有4000万元,再往前一年,农历廿七的时候,库存为零。

  马年除夕,张必海的车间里,堆满了包装得五颜六色的烟花。

  按照2013年3月1号开始执行的新国标,适合个人燃放的是C类烟花产品。张必海的公司一直生产到去年的10月份,C类烟花在库房越堆越多,“生产了500万发,只卖掉100万发。其他全部卖不动了,300多万元压起。”

  “不好卖,觉得小了,放出来不好看。”张必海果断改为生产B类产品,烟花的直径、高度和药量都有所增加,属于专业燃放类,“需要专业的人员协助市民燃放。”但这类“超标”产品,却卖得不错。

  张必海有些无奈。国标的初衷是为了安全,却不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

  为了应对专业燃放的市场需求,张必海的公司还培训了80多名员工,“大型庆典上燃放A类产品,需要专业的燃放公司,我们是唯一一家甲级资质的。”但去年A类产品的业务非常少,这些拿着资格证的技术人员,平时也只有在厂里当工人。

  焦虑 外地产品冲击市场

  去年11月,作为梁平烟花爆竹行业协会会长,张必海参加了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举办的“烟花爆竹重点地区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了解了全国烟花销售的情况。

  而在重庆,目前,全市有52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梁平27家,其他25家分布在18个区县,“这25家基本只供应本地市场,梁平的27家要竞争全国市场。”在重庆市场上,有大量的来自湖南的烟花爆竹产品。“湖南的产品有品牌效应,我们欢迎好产品竞争,但反对歪产品来开拓市场。”张必海说。

  梁平县安监局烟花爆竹科科长李宁曾经去湖南考察:“部分企业还停留在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上,安全生产成本低,质量难以保障。”

  产量的增长,市场的萎缩,再加上外地产品的冲击,都是梁平的烟花爆竹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李宁担心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会逐渐减少,安全问题又将重现。

  如何突围

  销售引入适度的竞争机制?

  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份《关于我县烟花爆竹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报告,呈送到了梁平代表团手中,对烟花爆竹专营提出了质疑。

  2006年出台的《重庆市烟花爆竹专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本市烟花爆竹销售实行专营制度,市供销总社负责烟花爆竹的专营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市供销总社委托,不得经营烟花爆竹。

  报告指出,由于烟爆公司拥有订货及定价的主动权,生产企业丧失了话语权,导致质优价廉的产品,无法进入部分区县,其中烟花的市内进货量,不到梁平产值的10%。受此影响,不少合法企业生产的合法产品,只能悄悄非法销售。

  报告还指出,不少周边区县群众利用私家车到生产企业直接购货,人为带来安全隐患,每年有10多人因为非法销售被拘留或刑拘,被罚款数十万元。

  报告建议,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对“条例”进行修改,引入适度的竞争机制。

  国务院《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第三条,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它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只有重庆实行的是专营制度。”张必海说。

  有机烟花将成产业突破口?

  尽管整个行业面临诸多困难,但张必海说自己这辈子跟烟花爆竹脱不了干系了。

  目前,烟花爆竹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梁平的一些烟花产品,已经远销到了德国、俄罗斯。

  张必海说,这个行业看似简单,但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发展的趋势。“现在烟花爆竹里面装的药,都是无机原料,燃放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影响环境。再过几年,恐怕就要用有机原料了。”

  张必海笑着说,那时候天上绽放的烟花,地上轰鸣的爆竹,都不会对环境有污染,“会彻底扭转市民对我们的看法。PM2.5,雾霾、环境污染,就彻底跟我们没得任何关系了。”

  声音>

  “生产压力大 生怕出事情”

  丁凡是梁平人,尽管离开烟花爆竹行业已经有3年了,但仍感慨高风险带来的巨大压力,“生产压力大,生怕出事情。”丁凡说。

  2008年,丁凡投资25万元,成为聚奎镇一家爆竹厂的小股东,负责生产和销售。厂里的管理人员有几十人,工人600多人,工人几乎都是周围的村民,尽管进厂前都进行了安全教育,但文化程度偏低,违规操作时有发生。“每年都出事。”丁凡说,一旦出现重大死亡事故,那这一年就白干了。

  入股3年后,尽管分了些钱,但丁凡还是决定退出这个行业,“神经绷久了会断。”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