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红薯  西红柿  机械  西红  黄瓜  水稻  核桃  葡萄  西瓜  白菜  江苏  供应  新疆  芹菜  菠菜  乙烯利  湖北  南京  土豆  河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淡水灌溉法减轻大豆盐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22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252
核心提示:土壤盐碱致害大豆,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盐碱含量高,土壤水势低,造成植株吸水困难,形成干旱造成的。因此,在大豆生育期间,凡有灌溉条件者,遇旱

土壤盐碱致害大豆,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盐碱含量高,土壤水势低,造成植株吸水困难,形成干旱造成的。因此,在大豆生育期间,凡有灌溉条件者,遇旱返盐(碱)时应及时灌溉。灌溉减轻盐害的原因有三:第一,地表盐碱融于水中,随水分下渗压入地下,使耕层盐碱含量降低,称为灌溉“压盐(碱)”;第二,地表盐融于水中,除渗入地下者外,可通过排水沟排出地外,使地表含盐量降低,称为“洗盐(碱)”;第三,灌溉不仅通过“压盐”、“洗盐”减少耕层含盐量,也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势提高,植株根系吸水由难变易。
  无灌溉条件的地片,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洗”、“压”盐碱。中等大小的雨量,尽量保存雨水于土地内,通过淋融使盐碱渗入地下,起到压碱作用。在雨量大时,可及时将积水排出地外,达到“洗”、“压”兼收的效果。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推荐技术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