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红薯  西红柿  机械  西红  黄瓜  水稻  核桃  葡萄  西瓜  白菜  江苏  供应  新疆  菠菜  芹菜  乙烯利  湖北  南京  土豆  河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植物保护 » 正文

稻田合理使用已唑醇防病又增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16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187
核心提示:  已唑醇属唑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病菌因细胞膜不能形成而死亡,具有内

  已唑醇属唑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病菌因细胞膜不能形成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能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

  水稻田使用已唑醇,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病害均有良好防效。通常每亩用30%已唑醇悬浮剂10~15克,重病田可适当加大用量,每亩用药15~20克。已唑醇等唑类药剂超量使用对作物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生产上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用药。从经济有效的角度考虑,建议每季水稻最多用3次。

  生产实践表明,稻田合理使用已唑醇,不仅能防病,还有促进增产的作用。该药在水稻拔节前使用,有利于缩短植株基部节间的长度,从而能预防倒伏;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使用,能抑制水稻顶端粒生长优势,提高结实率;在水稻后期使用,还能减轻叶部病害,使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产量增加,最终使稻谷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