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热门关键词:红薯  西红柿  机械  西红  黄瓜  水稻  西瓜  葡萄  核桃  白菜  江苏  供应  新疆  芹菜  菠菜  乙烯利  湖北  南京  土豆  河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动物保护 » 正文

鹿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6  作者:荆州两湖网  浏览次数:125
核心提示:  一、临床症状  本病发病病例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发病突然,发病后食欲废绝,排出糨糊样粪便,最后出现血便;慢性病例精神沉

  一、临床症状

  本病发病病例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病例发病突然,发病后食欲废绝,排出糨糊样粪便,最后出现血便;慢性病例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减退或不食,口渴,先排出松软便,后排出稀便,有的还带有血便。

  二、治疗

  对发病鹿采用庆大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连用3—5天,病情能得到控制。

  三、预防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而溶血性大肠杆菌致病性更强,各种年龄的鹿都可感染,尤以幼鹿易感性更高,并且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要严格饲养管理制度,饲料、饮水要保持清洁。另外,在本病多发季节,可对膘情过好的鹿适当控制增重,同时要注意观察鹿群,一旦有精神状态异常等变化,立即进行隔离观察饲养,以便对症治疗,防患于未然。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推荐图文

» 点击排行

行业图标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